第43章 番外四
關燈
小
中
大
【過去完成式·劉珂】
劉珂父親出事那一年,葉沈尚年幼;葉沈出事那一年,劉珂剛入校教書;葉沈重讀高一那年,劉珂已送走一屆學生。
在相遇之前,他們的人生幾乎沒有重合。
劉珂和葉沈不一樣,童年時期的她並不優秀,甚至可以說得上,她根本不愛學習。
後來的事,是在那次事故後,慢慢地變得不一樣的。
如果真有上帝,那麽,在她要朝著原定的人生軌跡跑時,他便將她領去了另一條陌生的路。
劉珂想過,如果她父親至今安然,她是否考不上她當時想都不敢想的大學,她是否沒資格當高中老師,她也絕不會與葉沈在一起。也許是被父母安排一樁相親,對方是做瓷磚生意,或是公務員,或是其他什麽穩定的工作,覺得不錯,就嫁了。
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截然不同的劉珂。
劉珂出生時,母親大出血,從此再不能生育,所以,劉珂是父親的獨女。
父親曾有個兄弟,早年出事死了,連老婆都沒討。後來聽母親說,奶奶得知劉家絕後之後,兩三年沒怎麽搭理劉珂母親。劉珂慢慢大了後,老人家實在喜歡這丫頭,也就沒跟母親鬧別扭了。
母親和她倒苦水,說那幾年,每年逢年過節,殺豬殺雞,幫忙都小心翼翼的,生怕婆婆冷不丁瞪過來。
可婆婆待她是真好。嫁妝、一輩子攢的錢,他們結婚,全拿出來給他們了。
父母沒讀過多少書,從出生起,父母就未對她抱有多大期望,也不讓她做重活、累活,所以那幾年,她活得很輕快。
父親在外地的工地上做事,母親在制衣廠上班,家人的衣服都是她自己做的。後來廠子倒閉,奶奶又去世,母親便回家做農活。全家就賴父親一人的工資養活。
沒有活,父親就回家幫母親忙,有時一待就是幾個月,有時一年也回來不了幾次。
父親手很巧,幾把刻刀、銼刀,就做得來城裏的小玩意兒,他若在家,小孩都愛來她家找他。
這群孩子中,有張萊。
張萊是關系很遠的一個親戚家小孩。
兩家住得近,兩人年紀又相仿,一來二去的,父親就算不在,她也來找劉珂。
那時候,讀書不分年齡,劉珂沒上幼兒園,還差一年到學齡就上了小學。張萊比她大一歲,正好和她一個班。
學校在鎮上,離家遠,她們每天大早起來,一塊去上學。起先還老老實實地慢走著,裝模作樣地大聲背詩,一旦跨過三裏橋,就徹底離開了父母的視線範圍內。
她們東一榔頭,西一棒槌地串門串戶地喊同學。最後兩個人能演變成一小支隊伍。
那時沒鋪水泥,到處都是泥路,下了雨,泥濘不堪,到學校一擡腳,半指厚的泥巴。她們就用樹枝,或石頭把泥扒幹凈了再進班。
路邊長滿雜草,山上大片針葉林,她們常常鉆進去,去尋野果,摘了吃。一玩起來,就忘了時間。
為此常常遲到。
那年頭的鄉下老師可不懂什麽叫“師生平等”,心情差起來,操起戒尺就往她們手板心裏打。挨個挨個的,等打累了,就讓她們回座位。
一群女孩子,不像男生皮糙肉厚、死皮賴臉,打了兩下就哭。老師若心軟,拍拍她們頭就放過了。
劉珂算是她們中,最不調皮的。但她也不是好捏的軟柿子,男生欺負女生時,她也撿石子丟他們,一投一個準。
如果那時候流行叫家長,老師那不到八坪的辦公室兼休息室大概是裝不下的。
張萊瘦,又有點黑,像只猴子似的。男孩愛欺負她,劉珂會很兇地罵回去、打回去。其實她很靈活,每次撒腿跑,她總是第一個。她也很聰明,每次要幫人出主意,怎麽逃過家裏父母的責罵,就是張萊;而每次有人要補作業,就找劉珂。
找張萊出主意的,請她吃糖;找劉珂要作業的,也請她吃糖。
有一回,有個同學帶了幾顆巧克力來。據說是他父親從省城帶回來的。他分給劉珂兩顆,因為她常借他作業。
巧克力球用金色錫紙包著,很貴的樣子。
同學驕傲地揚起脖子,說這叫F-E-R-R-E-R-O R-O-C-H-E-R,他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念著,看起來費了好大力才記下來。
“我也不知道怎麽讀,反正很貴就是了。”
劉珂似懂非懂地點點頭,給張萊一顆。
同學跳腳:“我給你吃的,你怎麽給她啊?多浪費啊。”
張萊麻溜地剝了錫紙吃了口,揚揚小拳頭,“我就吃了,你怎麽著啊?”
後來劉珂去縣裏上初中,才知道那叫費列羅,也回味過來,那男生喜歡她。
不過,那麽小,喜歡既不恒久,也不堅固。
劉珂高中時,偶然聽說他被父親接去城裏讀書,一連換了好幾個女朋友。
最善變心易情是俗人。
劉珂直至後來的很多年,始終堅信,在無望的愛情面前,沒人能做到感情如一。
放學早,她們通常不會立即回家,總要捱到天暗了,才回去。
她們零花錢少,都是用去買小玩意兒了。譬如彈珠。劉珂玩不來,輸了大半給男生,其他的進了張萊的口袋。
兩人去哪兒玩,怎麽玩,大多是張萊拿主意。包括最後一次。
父親常常不在家,家中只養了一些家禽,種了幾塊地,其他閑著的地就租出去。
母親忙著幹活,閑下來,也給劉珂織毛衣、納鞋底,壓根顧不上她,只要不惹事,就任她們胡玩。她也確沒料想到,她們真會闖禍。且是彌天大禍。
後來,劉珂也終歸明白了一個道理:
人活一生,總會有人無償替你背負你犯的錯。
是無條件的,卻並非甘之如飴。
有戶人家蓋新房,想請父親去。於是父親便從外地回來了。
小門小戶,給不了多少錢,他是為陪妻女。
他大清早起來,在那人家裏吃中晚餐——這是當地規矩,天黑開不了工,就回來。偶爾爺爺也去幫忙。父親幹這行,算是子承父業。那天真是好巧不巧,爺爺也去了工地。
父親沒打傘,戴著鬥笠,穿著黑色膠質長筒靴出門。
早上下了暴雨,地上一片泥濘。過了中午,淅淅瀝瀝地又飄起了雨。
看這雨勢,一時半會的,也不會停,母親擔心父親回家要淋雨,就讓劉珂去給父親送傘。
張萊見劉珂要出門,喊她:“你去哪兒啊?”
劉珂撐開傘,回頭,“下雨了,去工地給我爸送傘。”
“我跟你一起。”張萊屁顛屁顛地跑到她傘下。
兩人一邊走,一邊說話。
“我媽說,今天下過雨,過兩天林子裏就會冒很多蘑菇,到時候我們一起去采嗎?”
“我不會認,摘到有毒的怎麽辦?”
“顏色鮮艷的就別摘啊。”
劉珂:“哦……”
張萊歡快地哼著曲兒,每到下雨她就開心。她說她喜歡看雨濺在屋前的泥坑裏。劉珂卻不喜歡,每次刮鞋上的泥要費好大一番功夫,而且路也難走。
她問劉珂:“你作業寫完嗎?”
“沒有,抄你的就好了。”
“我也沒寫。”
“啊……那怎麽辦?你加油寫啊。”
“到了。”
她已經看到父親的身影了。
一眾戴著暗棕色鬥笠的工人中,父親是最顯眼的。
父親聽到她叫他,回過頭來:“你怎麽來了?還跟張萊一起。”
“我媽叫我送傘來。”
“好,那你快回去吧。”父親脫了沾了泥的麻紡手套,接過傘,立在一邊。
那棟房子的地基打了幾個月,打好後,後面就容易了。現在房子已初見雛形。那年月,很少見超過三層的家宅。
劉珂更期待的是,過年時,新宅主人在屋頂撒糖。
另一邊的地上,堆滿了紅磚和蓋了塑料布防雨的水泥。
爺爺沒幹活,在一邊抽著煙看他們忙活。猩紅的火光一閃一滅。那種煙,是他自己用白色、粗糙的煙紙包了煙絲卷成的。
不知怎的,劉珂有些怕他。可能因為他老是不茍言笑,板著張臉。小孩天性裏,不愛親近這樣的老人家。
她喊了爺爺一聲,對父親說:“爸,現在下雨你們還幹活嗎?”
“肯定的,裏面淋不到雨。你們快回去吧,這裏危險得很,砸著了就不得了。”
一語成讖。
“不得了”的,卻是他自己。
有時候,某件事幹熟了,就容易盲目自信。父親就是這樣的。
施工重地,旁人都曉得小心,何況他置身於此?
“叔叔,我和劉珂到那邊玩一會兒,待會再回去,可以嗎?”張萊巴巴地望著父親。
“下著雨,有什麽好玩的?”父親實在被兩個孩子瞧得沒法了,無奈妥協,“你們註意安全,別搞臟一身衣服了。”
“好嘞,我們不在外面玩,去同學家裏。”
張萊拉著劉珂的衣袖,說:“我們先玩會兒,再來找你爸爸。”
“好。”
不知過了多久,天依舊是陰沈沈的。
雨已經停了,工人也都走光了。
劉珂有點害怕,擔心時間晚了,兩人搭伴摸黑走小路,平時就怕,何況地濕,摔了跤難免不摔傷。
東張西望了番,找不見父親,她便愈發地慌了。
張萊安慰她:“之前都說了,他肯定不會一個人走的。我們去樓上找找。”
空曠的房子裏,到處都是碎磚、工具,一團一團的黑圍在身邊。
張萊膽大,走在前頭,她一聲聲地喊著:“叔叔,叔叔?”房子裏傳著回聲,不見人應。
走到盡頭,是一道樓梯。樓頂上投下微弱的光。因施工未完成,樓梯連扶手也沒有。
兩人手牽著往上走。
又喚了兩聲,總算有人應了。
聲音傳自樓頂:“劉珂?張萊?我和你爺爺在樓頂,別上來了,在下頭待著吧。”
張萊說:“我們上去看看,上頭視野好。”
不到十歲的年紀,大概都對未知充滿好奇,並樂意探索。
屋頂是一片空地,堆滿了雜物,盡數用油紙布蓋著。
父親和爺爺在外沿,很危險的位置。父親蹲著,爺爺站著。
事故發生,往往是一瞬間的事。無論是當事人,還是旁觀者,都很難反應得過來。
本來他們正說著話,聽見倆孩子的聲音,父親想站起來訓斥她們:“你們倆怎麽上來了,不是叫……”
與此同時,手欠的張萊不知道看到了什麽,想扯開一張油紙布。牽一發而動全身,連帶著布上壓著的磚塊一起滑落。
父親下意識地躲閃了一下,殊不知背後就是房頂的邊緣。
他也忘記了,他身邊就是自己的父親,她的爺爺。
……
後來的事,劉珂因太過害怕,就記不太清了。
附近的人全部跑了過來,有的打電話叫人,有的幫忙清理掉他們身上的砂礫。有的人,只是在說閑話,感嘆著,一下子兩個人就沒了……
她們都仿佛丟了神,失了魂。
母親抱著劉珂,默默地流著眼淚。
有人一探,發現父親還有呼吸,便大聲嚷道:“哎,老劉還活著,大家快來搭把手,把人送去醫院!”
縣裏才有醫院,鎮裏只有診所。熱心的鄰裏找來一輛卡車,連夜送去縣城。
而爺爺,只能準備葬禮了。
有關於那夜的記憶,充斥著叫喊、混亂、狼藉,還有染了鮮血的沙堆。
劉珂嘴唇抖著,緊緊抓著母親的衣擺,說不出話,也哭不出來。
當晚,她就發了高燒,和父親在同一所醫院。
母親抱著她,看著她臉色蒼白,另一只手緊緊握著傘,怎麽掰也掰不開,愈發痛徹心扉。
再後來的事,都是聽說的了。
醫生說要動手術,截肢。母親一楞,忽地脫了力,軟塌在地上。鄰裏同情地扶她起來,安慰著。
母親又連夜回到家中,取了全部現金,動手術遠遠不夠,於是挨家挨戶地借錢。有善心的,得知她家發生的悲劇,給了一些錢,說不必還。平日裏,母親待他們也不差,蔬菜、雞鴨魚豬牛羊肉的,送起來不手軟,出了事,好歹有些人可伸出援手。
母親一夜未睡,總算籌夠了錢。
劉珂第二天迷迷糊糊醒來,發現是一個很熟的阿姨守著她。
她撐著下巴打著瞌睡,劉珂一有點動靜,她就醒來了,忙摸了摸她額頭,說:“燒退了,擔心死你媽媽了……”她說著,忽然噤了聲,轉而露出憐憫的神情。
她扭過頭,茫然地看著其他病床。
她清楚而痛苦地知道,自己的家庭,已經遭受了難以覆原的創傷。
幾乎可以稱得上是,滅頂之災。
滅頂啊。他們將要如何喘息?
作者有話要說:
劉珂父親這一段,始終不知道怎麽寫。最後寫出來,也不太盡人意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劉珂父親出事那一年,葉沈尚年幼;葉沈出事那一年,劉珂剛入校教書;葉沈重讀高一那年,劉珂已送走一屆學生。
在相遇之前,他們的人生幾乎沒有重合。
劉珂和葉沈不一樣,童年時期的她並不優秀,甚至可以說得上,她根本不愛學習。
後來的事,是在那次事故後,慢慢地變得不一樣的。
如果真有上帝,那麽,在她要朝著原定的人生軌跡跑時,他便將她領去了另一條陌生的路。
劉珂想過,如果她父親至今安然,她是否考不上她當時想都不敢想的大學,她是否沒資格當高中老師,她也絕不會與葉沈在一起。也許是被父母安排一樁相親,對方是做瓷磚生意,或是公務員,或是其他什麽穩定的工作,覺得不錯,就嫁了。
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截然不同的劉珂。
劉珂出生時,母親大出血,從此再不能生育,所以,劉珂是父親的獨女。
父親曾有個兄弟,早年出事死了,連老婆都沒討。後來聽母親說,奶奶得知劉家絕後之後,兩三年沒怎麽搭理劉珂母親。劉珂慢慢大了後,老人家實在喜歡這丫頭,也就沒跟母親鬧別扭了。
母親和她倒苦水,說那幾年,每年逢年過節,殺豬殺雞,幫忙都小心翼翼的,生怕婆婆冷不丁瞪過來。
可婆婆待她是真好。嫁妝、一輩子攢的錢,他們結婚,全拿出來給他們了。
父母沒讀過多少書,從出生起,父母就未對她抱有多大期望,也不讓她做重活、累活,所以那幾年,她活得很輕快。
父親在外地的工地上做事,母親在制衣廠上班,家人的衣服都是她自己做的。後來廠子倒閉,奶奶又去世,母親便回家做農活。全家就賴父親一人的工資養活。
沒有活,父親就回家幫母親忙,有時一待就是幾個月,有時一年也回來不了幾次。
父親手很巧,幾把刻刀、銼刀,就做得來城裏的小玩意兒,他若在家,小孩都愛來她家找他。
這群孩子中,有張萊。
張萊是關系很遠的一個親戚家小孩。
兩家住得近,兩人年紀又相仿,一來二去的,父親就算不在,她也來找劉珂。
那時候,讀書不分年齡,劉珂沒上幼兒園,還差一年到學齡就上了小學。張萊比她大一歲,正好和她一個班。
學校在鎮上,離家遠,她們每天大早起來,一塊去上學。起先還老老實實地慢走著,裝模作樣地大聲背詩,一旦跨過三裏橋,就徹底離開了父母的視線範圍內。
她們東一榔頭,西一棒槌地串門串戶地喊同學。最後兩個人能演變成一小支隊伍。
那時沒鋪水泥,到處都是泥路,下了雨,泥濘不堪,到學校一擡腳,半指厚的泥巴。她們就用樹枝,或石頭把泥扒幹凈了再進班。
路邊長滿雜草,山上大片針葉林,她們常常鉆進去,去尋野果,摘了吃。一玩起來,就忘了時間。
為此常常遲到。
那年頭的鄉下老師可不懂什麽叫“師生平等”,心情差起來,操起戒尺就往她們手板心裏打。挨個挨個的,等打累了,就讓她們回座位。
一群女孩子,不像男生皮糙肉厚、死皮賴臉,打了兩下就哭。老師若心軟,拍拍她們頭就放過了。
劉珂算是她們中,最不調皮的。但她也不是好捏的軟柿子,男生欺負女生時,她也撿石子丟他們,一投一個準。
如果那時候流行叫家長,老師那不到八坪的辦公室兼休息室大概是裝不下的。
張萊瘦,又有點黑,像只猴子似的。男孩愛欺負她,劉珂會很兇地罵回去、打回去。其實她很靈活,每次撒腿跑,她總是第一個。她也很聰明,每次要幫人出主意,怎麽逃過家裏父母的責罵,就是張萊;而每次有人要補作業,就找劉珂。
找張萊出主意的,請她吃糖;找劉珂要作業的,也請她吃糖。
有一回,有個同學帶了幾顆巧克力來。據說是他父親從省城帶回來的。他分給劉珂兩顆,因為她常借他作業。
巧克力球用金色錫紙包著,很貴的樣子。
同學驕傲地揚起脖子,說這叫F-E-R-R-E-R-O R-O-C-H-E-R,他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念著,看起來費了好大力才記下來。
“我也不知道怎麽讀,反正很貴就是了。”
劉珂似懂非懂地點點頭,給張萊一顆。
同學跳腳:“我給你吃的,你怎麽給她啊?多浪費啊。”
張萊麻溜地剝了錫紙吃了口,揚揚小拳頭,“我就吃了,你怎麽著啊?”
後來劉珂去縣裏上初中,才知道那叫費列羅,也回味過來,那男生喜歡她。
不過,那麽小,喜歡既不恒久,也不堅固。
劉珂高中時,偶然聽說他被父親接去城裏讀書,一連換了好幾個女朋友。
最善變心易情是俗人。
劉珂直至後來的很多年,始終堅信,在無望的愛情面前,沒人能做到感情如一。
放學早,她們通常不會立即回家,總要捱到天暗了,才回去。
她們零花錢少,都是用去買小玩意兒了。譬如彈珠。劉珂玩不來,輸了大半給男生,其他的進了張萊的口袋。
兩人去哪兒玩,怎麽玩,大多是張萊拿主意。包括最後一次。
父親常常不在家,家中只養了一些家禽,種了幾塊地,其他閑著的地就租出去。
母親忙著幹活,閑下來,也給劉珂織毛衣、納鞋底,壓根顧不上她,只要不惹事,就任她們胡玩。她也確沒料想到,她們真會闖禍。且是彌天大禍。
後來,劉珂也終歸明白了一個道理:
人活一生,總會有人無償替你背負你犯的錯。
是無條件的,卻並非甘之如飴。
有戶人家蓋新房,想請父親去。於是父親便從外地回來了。
小門小戶,給不了多少錢,他是為陪妻女。
他大清早起來,在那人家裏吃中晚餐——這是當地規矩,天黑開不了工,就回來。偶爾爺爺也去幫忙。父親幹這行,算是子承父業。那天真是好巧不巧,爺爺也去了工地。
父親沒打傘,戴著鬥笠,穿著黑色膠質長筒靴出門。
早上下了暴雨,地上一片泥濘。過了中午,淅淅瀝瀝地又飄起了雨。
看這雨勢,一時半會的,也不會停,母親擔心父親回家要淋雨,就讓劉珂去給父親送傘。
張萊見劉珂要出門,喊她:“你去哪兒啊?”
劉珂撐開傘,回頭,“下雨了,去工地給我爸送傘。”
“我跟你一起。”張萊屁顛屁顛地跑到她傘下。
兩人一邊走,一邊說話。
“我媽說,今天下過雨,過兩天林子裏就會冒很多蘑菇,到時候我們一起去采嗎?”
“我不會認,摘到有毒的怎麽辦?”
“顏色鮮艷的就別摘啊。”
劉珂:“哦……”
張萊歡快地哼著曲兒,每到下雨她就開心。她說她喜歡看雨濺在屋前的泥坑裏。劉珂卻不喜歡,每次刮鞋上的泥要費好大一番功夫,而且路也難走。
她問劉珂:“你作業寫完嗎?”
“沒有,抄你的就好了。”
“我也沒寫。”
“啊……那怎麽辦?你加油寫啊。”
“到了。”
她已經看到父親的身影了。
一眾戴著暗棕色鬥笠的工人中,父親是最顯眼的。
父親聽到她叫他,回過頭來:“你怎麽來了?還跟張萊一起。”
“我媽叫我送傘來。”
“好,那你快回去吧。”父親脫了沾了泥的麻紡手套,接過傘,立在一邊。
那棟房子的地基打了幾個月,打好後,後面就容易了。現在房子已初見雛形。那年月,很少見超過三層的家宅。
劉珂更期待的是,過年時,新宅主人在屋頂撒糖。
另一邊的地上,堆滿了紅磚和蓋了塑料布防雨的水泥。
爺爺沒幹活,在一邊抽著煙看他們忙活。猩紅的火光一閃一滅。那種煙,是他自己用白色、粗糙的煙紙包了煙絲卷成的。
不知怎的,劉珂有些怕他。可能因為他老是不茍言笑,板著張臉。小孩天性裏,不愛親近這樣的老人家。
她喊了爺爺一聲,對父親說:“爸,現在下雨你們還幹活嗎?”
“肯定的,裏面淋不到雨。你們快回去吧,這裏危險得很,砸著了就不得了。”
一語成讖。
“不得了”的,卻是他自己。
有時候,某件事幹熟了,就容易盲目自信。父親就是這樣的。
施工重地,旁人都曉得小心,何況他置身於此?
“叔叔,我和劉珂到那邊玩一會兒,待會再回去,可以嗎?”張萊巴巴地望著父親。
“下著雨,有什麽好玩的?”父親實在被兩個孩子瞧得沒法了,無奈妥協,“你們註意安全,別搞臟一身衣服了。”
“好嘞,我們不在外面玩,去同學家裏。”
張萊拉著劉珂的衣袖,說:“我們先玩會兒,再來找你爸爸。”
“好。”
不知過了多久,天依舊是陰沈沈的。
雨已經停了,工人也都走光了。
劉珂有點害怕,擔心時間晚了,兩人搭伴摸黑走小路,平時就怕,何況地濕,摔了跤難免不摔傷。
東張西望了番,找不見父親,她便愈發地慌了。
張萊安慰她:“之前都說了,他肯定不會一個人走的。我們去樓上找找。”
空曠的房子裏,到處都是碎磚、工具,一團一團的黑圍在身邊。
張萊膽大,走在前頭,她一聲聲地喊著:“叔叔,叔叔?”房子裏傳著回聲,不見人應。
走到盡頭,是一道樓梯。樓頂上投下微弱的光。因施工未完成,樓梯連扶手也沒有。
兩人手牽著往上走。
又喚了兩聲,總算有人應了。
聲音傳自樓頂:“劉珂?張萊?我和你爺爺在樓頂,別上來了,在下頭待著吧。”
張萊說:“我們上去看看,上頭視野好。”
不到十歲的年紀,大概都對未知充滿好奇,並樂意探索。
屋頂是一片空地,堆滿了雜物,盡數用油紙布蓋著。
父親和爺爺在外沿,很危險的位置。父親蹲著,爺爺站著。
事故發生,往往是一瞬間的事。無論是當事人,還是旁觀者,都很難反應得過來。
本來他們正說著話,聽見倆孩子的聲音,父親想站起來訓斥她們:“你們倆怎麽上來了,不是叫……”
與此同時,手欠的張萊不知道看到了什麽,想扯開一張油紙布。牽一發而動全身,連帶著布上壓著的磚塊一起滑落。
父親下意識地躲閃了一下,殊不知背後就是房頂的邊緣。
他也忘記了,他身邊就是自己的父親,她的爺爺。
……
後來的事,劉珂因太過害怕,就記不太清了。
附近的人全部跑了過來,有的打電話叫人,有的幫忙清理掉他們身上的砂礫。有的人,只是在說閑話,感嘆著,一下子兩個人就沒了……
她們都仿佛丟了神,失了魂。
母親抱著劉珂,默默地流著眼淚。
有人一探,發現父親還有呼吸,便大聲嚷道:“哎,老劉還活著,大家快來搭把手,把人送去醫院!”
縣裏才有醫院,鎮裏只有診所。熱心的鄰裏找來一輛卡車,連夜送去縣城。
而爺爺,只能準備葬禮了。
有關於那夜的記憶,充斥著叫喊、混亂、狼藉,還有染了鮮血的沙堆。
劉珂嘴唇抖著,緊緊抓著母親的衣擺,說不出話,也哭不出來。
當晚,她就發了高燒,和父親在同一所醫院。
母親抱著她,看著她臉色蒼白,另一只手緊緊握著傘,怎麽掰也掰不開,愈發痛徹心扉。
再後來的事,都是聽說的了。
醫生說要動手術,截肢。母親一楞,忽地脫了力,軟塌在地上。鄰裏同情地扶她起來,安慰著。
母親又連夜回到家中,取了全部現金,動手術遠遠不夠,於是挨家挨戶地借錢。有善心的,得知她家發生的悲劇,給了一些錢,說不必還。平日裏,母親待他們也不差,蔬菜、雞鴨魚豬牛羊肉的,送起來不手軟,出了事,好歹有些人可伸出援手。
母親一夜未睡,總算籌夠了錢。
劉珂第二天迷迷糊糊醒來,發現是一個很熟的阿姨守著她。
她撐著下巴打著瞌睡,劉珂一有點動靜,她就醒來了,忙摸了摸她額頭,說:“燒退了,擔心死你媽媽了……”她說著,忽然噤了聲,轉而露出憐憫的神情。
她扭過頭,茫然地看著其他病床。
她清楚而痛苦地知道,自己的家庭,已經遭受了難以覆原的創傷。
幾乎可以稱得上是,滅頂之災。
滅頂啊。他們將要如何喘息?
作者有話要說:
劉珂父親這一段,始終不知道怎麽寫。最後寫出來,也不太盡人意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